泛亚·电竞(中国)官方网站不良商家投机取巧昆明共享单车成“共享广告牌”自共享单车在昆明投入使用以来,不少市民发现,共享单车变成了以前常出现在小区楼道、街边电线杆上的“城市牛皮癣”的新宿主。那些穿梭在昆明大街小巷的共享单车本是为了推动低碳出行,方便市民,在一些商家和不法分子眼里却成为了免费张贴广告的广告位。信用卡代还,花呗套现,处理车辆违章,用品体验馆......小小的车身从头到尾无一幸免,这些广告犹如牛皮癣一般牢牢贴在车身上,跟着共享单车一起四处穿梭。
地铁三号线潘家湾站B进出口处的共享单车停放点,经常停放着近百辆青桔骑行、哈啰出行、美团单车等不同品牌的共享单车,经过共享单车管理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整理,虽然车辆数量多,但基本不会占用其他通道。
经过都市时报记者观察,此处的共享单车看似停放有序,但仔细一看车身早就“伤痕累累”,这些单车身上没丢失零部件,而是多了一些东西。一些无良商家在车筐、车架、车号牌上都贴上了广告贴纸,开锁二维码也被覆盖,市民扫码借车很容易扫到小广告上的二维码。
“单纯的广告还好,有些广告上有二维码,这些二维码可能携带恶意链接或者手机病毒,市民不小心扫到了可能会被盗取个人信息。”陈先生使用共享单车上下班,经常会扫描到车身上的小广告二维码,“现在被清理了一部分,情况有所好转,之前第一次骑车,车辆的开锁处直接就是一个付款码,我还以为要给这个付款码付钱才能骑车,结果付了2元以后车辆没反应我才知道被骗了。”陈先生表示,当时自己尝试把那个付款码撕了,但是小广告多为不干胶,一旦贴上很难撕下来。”陈先生有同样经历的人不少,都市时报记者随便找了一个共享单车上APP套现的小广告二维码扫描后,出现了有“花呗提升额度”字样的新二维码,顺着新二维码再次扫描,出现了一个网址链接,微信系统出现“该网页可能存在未提供完整服务、误导点击、诱导跳转其他APP等内容,请确认是否继续访问”的风险提示,为了避免有其他损失,记者没有继续访问该链接提供的网址。
潘家湾地铁站附近人群密集,下午6时左右正是出行高峰,在地铁站进出口的共享单车停放点,有不少市民正在借用共享单车。“太常见了这种小广告,尤其是共享助力车投入使用以后,昆明的共享单车基本都遭殃了,有的直接将整张广告覆盖在单车太阳能电池板上,和破坏单车根本没区别。”赵女士正在借车,对于车身上的小广告,赵女士表示,这种宣传方式虽然看似很聪明,但从用户角度来看却很反感。“本来颜值挺高的共享单车,行驶在城市街道上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为这些小广告,最后弄得一身花花绿绿全是牛皮癣,肯定会影响用户的使用心情。”
小杨经常在地铁口等其他同学放学,随手清理共享单车上的小广告已经成为了他打发时间的方式,“之前看到过一个十分低俗的小广告,用一些女性穿着暴露的照片和低俗的词汇来做广告吸引眼球,很多共享单车上都贴着。”小杨认为,共享单车是很多学生出行的工具,车身上低俗的广告很容易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未成年人包括我自己,好奇心很强,看到这些猎奇的广告都忍不住想去了解下,且不论有没有被的风险,光是这些低俗的图片被未成年人看见都是不好的,每天骑着这样的单车,心里真的很难受。”
共享单车使用率高,流动性强,受众目标吻合,宣传效果好。虽然用的是传统的广告方法泛亚·电竞(中国)官方网站,但是相当敏感地察觉到了共享单车高频、大流量的特点。
都市时报记者在昆明多个共享单车停放点观察发现,很多市民都是从家附近骑共享单车到地铁站坐地铁,或者直接骑行上下班。在昆明,通勤群体大部分都是工薪阶层,不少人都有一定的经济压力,于是各类信用卡代还、花呗京东白条套现、住房公积金套现、驾照换分等小广告便盯上了这类上班族。
“这些市民里面有的需要用APP套现还信用卡,有的有驾照没车导致驾照分闲置的,当他们看到共享单车上这些广告时,可能就会去联系这些机构。”市民小王表示,自己有驾照没有车,看到小广告上说驾照分可以换钱很心动,还曾联系过其中一个驾照换分的机构,该机构工作人员告诉小王驾驶证的1分能换120元,但需要自己出面去替别人“顶罪”,出于害怕,小王便把对方拉黑了。小王称:“骑行共享单车通勤的用户,大部分可能都跟我一样日子过得比较紧凑,没有私家车,这是那些机构眼中信用卡套现、驾照收分的精准受众群体,正因为骑共享单车的用户有这些需求,相关机构才会去张贴小广告。”
为此,都市时报记者走访了几个人流量比较大的共享单车停放点。在靠近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近的共享单车停放点,一些共享单车上粘贴着比较特殊的小广告,例如小额、帮忙挂号排队、社保套现等。在附近大观街夜市工作的方女士表示,医院附近的人很多都是来看病或者照顾病患的,经常会用到社会医疗保险或者急用钱,这些贴小广告的机构也就是看准了这片区市民需求来投放广告。除此之外方女士还发现,除了共享单车上的小广告,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发传单者,会把和小广告内容类似的传单直接丢在共享单车的车筐里,风大一点的时候传单会从车筐里飞出来,满地都是,很影响城市卫生。
交三桥地铁站附近的共享单车停放点,不少共享单车上粘贴着无抵押、房屋出售等小广告,一些市民也发现了这些广告投放的十分微妙。“交三桥这片区银行很多,有些市民来这附近银行,可能条件不符合贷不到银行的款,这些小广告可能就是考虑到市民有这方面需求,他们投放小广告还是耍了点小聪明的。”附近便利店的老板杨先生表示,一些刚贷到款要买房的,也被这些小广告机构盯上了,低价售房、房产抵押等等的小广告到处都是,有时候杨先生家店铺的卷帘门上也会被贴上这些广告。
都市时报记者在多个共享单车停放点观察,并没有发现前来停放点贴小广告的人,但是却有几个往共享单车的车筐中发放传单的人员。一位发单人员向记者透露泛亚·电竞(中国)官方网站,发传单、贴小广告这些按日结算的兼职基本是通过同城兼职群、同城微博或者朋友介绍来做的,之前他在同城兼职群中看到有商家找专门给共享单车贴小广告的兼职,贴小广告、发传单的大多都是比较闲散的人或者是做兼职的学生。“我在兼职群里看到,他们贴一张广告差不多1角钱,每贴好一排单车后都要求拍照,结算工资的时候出示照片做凭证。”此前,这位发单人员也咨询过贴小广告的兼职,对方是一家小额机构,该机构向他表示,如果一天能够贴出去1000张小广告(拍照不少于800辆共享单车),兼职费用是150元。
目前投放在昆明市区的共享单车多以美团单车、哈啰出行、青桔骑行等品牌为主。对于小广告的存在,共享单车企业早已有所察觉,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经过整治清理,部分小广告已经被清除,但依然有不法商家继续往共享单车上粘贴小广告。
哈啰出行昆明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每天都会派上百名运维人员到各处清理车身上的小广告,但清理的难度相当大。“塑料材质的小广告,比较容易揭下来的,用手就可以清理掉。但现在大部分的小广告都是纸质的,背面是不干胶,需要先用除胶剂全部打湿,等2分钟后再用小铲子去铲掉,一辆车上有很多张小广告,清理起来很花费时间。”
都市时报记者尝试用手撕小广告,但最多破坏一点边角,而如果用钥匙、刮刀等利器,又很容易破坏单车表面喷漆留下刮痕。走访中,记者还注意到不少车辆都有小广告清除后留下的痕迹。
哈啰出行昆明相关负责人强调:“太阳能电池板是共享单车电力供应的核心部件,安装在车筐里,但不少广告贴在车筐内,电池板被覆盖后无法正常工作,导致单车运行故障,给公司方面造成很大损失。”负责人还表示,对于在车身上张贴小广告的不当行为已经形成了打击专项组,已经被贴小广告的车辆,会加强路面人员巡查维护,继续使用除胶剂和等专用工具剔除小广告,算下来最多的时候要处理近万辆车上的广告,当然必要时企业也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用户积极举报也是有力的干预手段。
美团单车昆明相关负责人表示,美团单车运维工作人员每天都随身携带抹布、清水、简易维修工具等,及时对车身小广告“牛皮癣”进行处理,并修理如脚踏板松动等简单的车辆故障。对于在街头无法完成清洁维护的单车,美团单车还会将车辆统一规整入库,进行深度清洁维护,实现全车无“小广告”。
5月26日,一名中年女子在五华区一二一大街沿路的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上张贴小广告。发现这一情况后,美团单车工作人员要求该女子撕掉其张贴的小广告,被该女子拒绝并继续张贴小广告,无奈之下美团单车工作人员报警处理。最终,部门对该女子进行罚款1000元的处罚,并没收了该女子尚未张贴的上千张小广告。
关于机构或商家在共享单车上粘贴小广告的行为是否违法,都市时报记者采访了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张云龙律师,张云龙律师表示泛亚·电竞(中国)官方网站,在共享单车上贴广告的行为违反了广告法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住宅、交通工具等发送广告,也不得以电子信息方式向其发送广告。第六十三条规定,违反本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发送广告的,由有关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广告主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所以这些机构商家的行为是违法的。”
在昆明市委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下发的《关于昆明市共享单车运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有关内容进行补充完善的通知》中也明确规定:“投入运营的共享单车应保持车身整洁美观,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共享单车上粘贴小广告。”
保护城市环境人人有责,如果市民发现共享单车上被粘贴了不雅或违法小广告,有没有什么举报途径呢?都市时报记者致电了市长热线进行咨询,市长热线接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共享单车上的小广告属于昆明市城市管理局处理,如果市民在共享单车上发现了违法小广告可以直接拨打市长热线进行反馈举报,工作人员会根据流程落实到对应的部门进行调查,如果共享单车上有运营企业的客服热线也可以进行拨打举报。
020-88888866